政策出台当晚,曹轶群拉了三个教书法的微信群。
看到政策的当天晚上12点,曹轶群在朋友圈宣布自己“转行了”。随即曹轶群拉了三个教书法的微信群,到第二天早上,全部满员。
拥有浙江省名师协作组成员、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全国课例展示一等奖、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等头衔的曹轶群,是杭州家长圈内大神级别的“科学名师”。
曹轶群这一举动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有家长表示:追随曹老师的脚步,教啥学啥。
也有家长困惑:曹老师不教了,孩子该跟谁接着学?更有家长担心:曹老师的培训班关门了?会退费吗?
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正式发布。文件中,要求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非营利性机构,不得占用休息日,不得刊登广告,不得布置作业,严禁资本化运作。
目前,“双减”细则还没有正式落地,杭州的教培行业表面似乎风平浪静,八月份的暑假班大多继续开着,也没有传出退费的消息,但水面下的变化却显而易见。
往年这个时候,秋季班早就结束了报名、排班和收款,而现在大家不约而同暂缓秋季班,已经提前收了一部分秋季班费用的学而思和新东方,也一直保持着沉默。
一位学而思的老师发朋友圈说,公司高层来给员工开会表示,“只要有一个学生来上课,我们就不会倒闭。”“我们要当拼命的人,而不是逃命的人。”
钠镁默默把QQ家长群改成了“科技专修学校家长群”。
钠镁默默把QQ家长群改成了“科技专修学校家长群”。主打英语培训的英孚在政策出来之前分家,内部已经转向分成少儿培训和成人培训两家公司,现在选择了成人培训领域的员工们无不大喘一口气。
而像曹轶群这样的名师,则不断地在业内“交头接耳”,他已经收到了很多其他学科名师的私下邀约,探讨未来出路问题。
坐在记者面前的曹轶群,作为一个杭州名师、教培机构的创始人,以及在教培行业17年的“资深人士”,他应时“改行”的背后,意味着教培领域一场巨变的到来。
“很长一段时间,教培机构会处于迷茫状态”
2017年,正是教培行业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彼时在某个教育峰会上的曹轶群,听到很多资本要“all in 教育”的雄心壮志,他从中嗅出一丝不寻常的气息——“资本过度染指教育领域,这导向绝对有问题。”
四年之后,曹轶群看到了自己曾经预言的这一天。
没有双休日,没有寒暑假,全年无休,距离2013年曹轶群成立自己的培训机构7年多之后,他这辆不停奔跑着的火车被紧急叫停。于是,曹轶群决定顺势拐一个大弯,走入一个他从未涉足过的赛道——书法培训。
7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文件中明确划分了学科类与非学科类的范畴,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按照学科类进行管理。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曹轶群选择的书法赛道,属于非学科类的培训,并不会有严格的限制。
“很长一段时间,学科类的教培行业基本凉了。”曹轶群不仅对这个行业的未来不再抱有任何期望,甚至预测接下来会发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主攻小学辅导的机构将会转战周一到周五放学后时段,因为时间有限,课时减少,小班课会改为大班课,周五的课价格可能会变贵;而主攻初中辅导的基本凉凉,因为学生可以在学校晚自习,相信家长们更愿意把孩子们留在学校里;主攻高中课外辅导的教培机构影响未知。
“头部机构忙着转型,因为他们一向都是多个领域发展,现在无非是决定把力量暂时侧重哪个方向;小型机构可能会去办‘小黑班’,因为他们往往只靠一两位老师,家长们也是冲着这几个老师而来;最惨的就是规模不大不小的中部机构,手头有几千个学生,深耕学科培训,转型能力不行,人力开支又大,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曹轶群分析。
曹轶群的这个预测得到了多位机构负责人的共鸣。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K12英语机构负责人透露,低价抢占市场,然后疯狂烧钱增加获客率的那套互联网玩法,已经是教培行业的常态,“有些小机构已经收完了秋季班的钱,并且已经提前把家长们的学费花完了。到时候秋季班开不了,他们又没钱退给家长,后果可想而知,家长要特别警惕。”
“自己不上,如何保证别人家的孩子也不上”
在这段缓冲的时间里,到底是放弃,还是转型?如何转型,让很多培训班里出来的头部名师发愁。
理论上来说,大量的老师从这个行业撤离,对于头部教师而言甚至可能是好事。因为他们利用原本积累的名气和家长资源,或许会比之前的客单价更高。但这也是理想中的情况,具体监管会严格到何种地步,家长又愿意为此投入多少,没人知道答案。
多位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家长们不可能突然不鸡娃了,教育焦虑也不会一瞬间消失,所以“小黑班”的形式可能会此起彼伏冒出来。
记者采访中也发现,已经有家长打算组建“培训班小团体”,找几个同等水平的家长一起集资,在自己家里摆上桌椅黑板,把老师请到家里上课。
对于这群家长来说,他们很困惑,不知道培训班没有了之后,孩子该跟谁继续补习。最近,曹轶群就接到好多家长微信,询问他“我的孩子很喜欢你的课,你不教了我们该怎么办?”
相反的,也有家长在和曹轶群交流时表示,自己本来就不喜欢孩子上培训班,政策一出,正好顺了自己的意。与此同时一个疑虑自然而来,“但自己不上,如何保证别人家的孩子也不上。”不少家长说。
今年6月,杭州某教培机构正在给幼儿上数学的相关课程。
“中部教师面临职业危机,会被逐步淘汰出局”
“双减”逼着曹轶群17年的科学培训事业说抛弃就抛弃,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最惨”的那批人。
“最艰难的其实是那些已经在行业做了很久的中部老师。他们既没有积累起自己的名气,获客也主要依赖自己所在的机构。影响最大的是,夫妻俩都是干教培这个行业的。”
曹轶群身边有不少这样的老师,他们长年研究某个单一学科,有一批稳定的生源。他们在教育机构可以活得很舒服,但随着“双减”政策落地,曾经的高薪可能一去不复返,培训机构根本养不起他们。
一些以卖课为主的销售类辅导老师,转行或许并不算困难,因为他们工作的本质是销售,只不过卖的东西改变而已。但教学类的老师往往只会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教学,并不是每一名老师都可以像曹轶群一样,有其他的拿手特长可以迅速转换赛道,更多的老师只能依旧在这个行业内寻求机会。
曹轶群本身就是一名家长,他已经将女儿从培训班里撤出来,自己教女儿。“对于我来说,终于可以作为一个普通小学生的家长,拥有属于自己的亲子时光,这也算是好处吧。”曹轶群笑着说这句话,但显然,他笑容里还是有点勉强。
编辑:唐赛男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阅读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