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新闻网讯(姚界客户端记者 张云霞)8月2日,70岁的潘宁忠老人顺利入住舜辰老年公寓,梨洲街道三江口社区党总支书记胡科利终于舒了一口气。
“潘大伯10多年来一直住在三江口新村的一处公房里,他没有配偶,没有子女,一个人生活……”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潘大伯是一名上海知青,早年来到余姚参加工作,后来在余姚某企业退休。因长期独自生活,老人性格有些古怪,不爱与人交流。老人退休后,没有办理相关手续,无法领到退休金,没有收入来源的他,生活十分困难。“当时还是社区里的热心居民徐伟均同情他的遭遇,帮忙联系社区、劳动部门还有企业,跑了很多趟,终于帮他办理了退休手续,让他的晚年生活有了经济保障。”不仅如此,徐伟均还根据老人提供的上海住址,帮老人找到了他的兄弟姐妹。
“潘大伯很少与人说话,我们每次给他送慰问品去,他都说‘不要、不要’。”胡科利说,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一直牵动着社区工作人员的心。因潘大伯生活自理能力很低,当时很多热心居民提出来,让社区工作人员帮忙保管老人的退休金存折,每月由社工从银行取出一定数量的现金,用作老人的生活费。这一“社区代管存折”模式已经坚持了10多年。“之前,我们都是每个月月初、月中各取出500元,分两次给潘大伯送去,后来考虑到物价上涨,另一方面也希望潘大伯能吃得好一些,从去年开始,我们每个月分两次给他送去2000元。”
7月9日,三江口社区工作人员高旋和同事像往常一样,取了钱准备给潘大伯送去,但上午、下午连着去了两次,老人家里都没人。当天下午4点,放心不下的高旋第三次去老人家中。“潘大伯有时会在家附近溜达,但走出一天的情况是不太可能的。”透过窗户往里看,高旋发现老人家里黑漆漆的,一推门,发现屋门没锁。走进里屋,发现老人躺在地上。“当时他的呼吸声很急促,叫他虽然有反应,但是人已经不会动了。”于是,高旋马上拨打了120电话,并将情况汇报给社区书记。随后,胡科利带着一名男社工徐壮植赶到老人家中。
众人将老人抬上救护车后,一起陪着去了医院。经检查,老人是脑梗发作,幸好发现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身体已经偏瘫。在老人住院的三个星期里,社区帮老人请了一名护工照料。考虑到老人身体偏瘫,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社区帮忙联系了舜辰老年公寓,落实了床位和护理员。待老人出院后,社区工作人员将老人送去了老年公寓,还帮忙采购了衣物和一些生活用品。
“以前,我们劝他早点住到养老院去,但他不肯去,现在他在那里全天有护理员照料,可以得到更专业的照顾,我们也放心了。”胡科利说,多年来,潘大伯的邻居也非常关心他的生活,力所能及地为他提供帮助。潘大伯平时不烧开水,常去社区活动室打开水。去年疫情期间,因社区活动室关门,老人的用水成了难题。“余姚好人”王泉裕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每天从家里烧了开水给他送过去。每年,社区里的“织彩妈咪”志愿者都会给他送去新织的毛衣和手套、帽子。
“在办理住院和入住老年公寓的时候,我们都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了潘大伯的‘第一监护人’,我们就要承担起‘第一监护人’的责任,对老人的健康负责。”胡科利说,今后他们除了每月按时帮忙缴纳老人的入住费用外(从老人退休金里支出),会和养老公寓的医生、护工加强联系,随时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所需,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阅读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
2021-08-0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