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新闻网讯(姚界客户端记者 陈福良)“突突突,突突突……”8月22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泗门镇夹塘村的一片田野上,只见黄潭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一台播种机正在田间穿梭作业。不一会儿,播种机就在一片平整的土地上完成了播种。
“用上农机就是轻松,播种均匀、深浅适中。”合作社社员袁立宝从播种机驾驶室下来后擦着头上的汗水笑着说。说罢,他和其他社员一起将包心芥种子倒入播种机中,准备继续播种……
道路两旁的一丘丘田里,土壤已被深耕翻新,细碎湿润的泥土一垄垄堆积,在太阳照射下泛着光芒,等待着机械设备前来播种。
“大家干活仔细一些,要保证种子发芽!”相邻的一片土地上,合作社理事长魏其炎正在指导6名妇女进行人工播种。他脚穿雨靴,在田垄和田沟之间走动。“这里种过水稻,土质硬,机械设备无法翻耕、播种,只好借助人工。”6名妇女分工合作,3人手握锄头挖孔,1人拿着竹竿播种,两人用脚踩实泥土。
望着刚刚播下种子的田野,魏其炎黝黑的脸上写满了笑意。“播种以后,天气交关要紧,最好晴雨相间。这几天,我每天都要到田里转一转,亲眼看过才放心。”
“老魏的合作社带领1000多户农户共同致富,作物种子无偿奉送、技术培训免费参加、销售渠道不用操心,这种全程服务新模式,让阿拉吃下了‘定心丸’,每年基本收入有保障。”11时许,合作社社员章玲娣收工回家,一路上,她对魏其炎赞赏有加。
章玲娣说,她从临山搬迁到泗门后,经熟人介绍,承包了楝树下村、夹塘村的500余亩集中连片土地,跟着黄潭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种植包心芥、榨菜、毛豆、水稻等作物,一年的毛收入可以达到二三百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阅读
2021-08-23 10:35
2021-08-23 10:35
2021-08-23 10:35
2021-08-23 10:35
2021-08-23 10:35
2021-08-23 10:35
2021-08-23 10:35
2021-08-23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