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汤巾
在助力中国经济低碳转型道路上,践行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出《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决定于7月10日至16日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活动主题为“节能降碳,你我同行”。同时,全国低碳日定为7月12日,活动主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事实上,围绕“双碳”目标,绿色金融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国内商业银行也早已行动起来,纷纷加大投入和资源倾斜力度,多维度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各家银行如何进行创新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投资者网》推出《践行绿色金融 银行业在行动》专题,力求透视银行业相关产品和服务,探索绿色金融的创新方向。
银行业开辟绿色新赛道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今年工作重点任务的阐述来看,2023年要突出发挥绿色金融在支持扩大内需、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乡村振兴与支持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6月8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实现30/60目标,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必须发生深刻转变,其中绿色金融将在平稳实现30/60目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易纲指出,目前我国市场已经形成了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5万亿人民币,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5万亿人民币,均居世界前列。
银行业肩负着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如何加速布局绿色新赛道,也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建议,面临高碳企业转型的广阔需求以及政策因素不断催化,国内银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布局:
第一,制度建设:银行可以借鉴绿色金融发展思路,重点从战略目标、组织架构、考评机制、研究团队等方面入手完善自身的转型金融的体系和制度建设,自上而下地推进转型金融的开展。
第二,行业研究:考虑到转型金融的复杂性,银行需要不断加大研究力度,对于准入项目类别和准入转型活动都应设立严格的标准。行业方面,能源、交运、钢铁、建筑建材等是被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部门,值得重点研究。但也需要注意到,对于煤炭、冶炼、石化等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高耗能行业,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性介入、优选头部企业。
第三,产品创新:国内自2021年开始兴起转型金融产品,债务类转型融资工具取得了较快发展,我们认为未来产品设计的多元化、信息披露的完善以及配套激励政策的出台,都将不断推动市场扩容,同时品种将更趋多元,股权类工具也有待发展。此外,针对有转型意愿的大量高碳企业的非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可以更积极地探索企业转型综合服务,比如协助客户编制更专业的转型方案、提供评级及公司治理等咨询,助力企业达成转型。
另外,德勤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绿色金融洞察与展望》认为,银行在产品服务上,应构建具有丰富种类、结构和内涵的产品体系。
一是丰富产品种类。商业银行应积极开拓绿色信贷以外的产品,增加绿色债券等证券的发行、承销和投资,积极参与碳市场等与气候变化转型金融相关联的业务;也应根据各自的能力限度,因地制宜,寻求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发展方向。
二是创新产品结构。在传统的绿色信贷产品上,通过灵活设置贷款结构、扩大抵质押品范围、差异化贷款利率、数据化授信机制等方面进行业务和流程上的创新。比如拓展对环境权益融资的结构创新;设立恰当的交易结构并开发一揽子服务方案;增设可持续绩效指标挂钩类产品等。
三是扩展产品内涵。纵向来看,开拓与气候主题相关的产品创新,开发气候投融资相关、转型金融相关的产品;横向来看,挖掘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涵创新,除了环境主题,对社会主题,比如创造就业机会、金融普惠等方面的产品也需要挖掘开发。
依托资源优势多措并举
在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各家银行着手加强产品创新、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
从上市银行年报来看,2022年,仅六大国有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就超过了12万亿元。同时,股份制行、城农商行也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推出多种举措落实绿色金融工作,部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显著增长。
比如,上海银行积极支持低碳环保类客户绿色融资需求、高碳转型类客户环保改造升级;支持绿色消费创新,打通绿色低碳生产消费循环。同时推进碳金融业务发展,提供基于碳配额和碳减排证书(CCER)等碳金融相关融资服务;建立覆盖绿色信贷、转型金融、绿色直接融资、绿色消费金融的多层次立体化业务体系。
截至2022年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65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38%,其中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143.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92%;绿色贷款客户1270户,较上年末增长148.05%。
苏州银行则在做好行内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同时, 持续优化绿色金融信贷政策,并强化ESG风险管理。
据介绍,该行修订了太阳能发电行业的管理办法,明确绿色发展导向;完善年度信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绿色信贷业务,在授权、评级、行业限额及产品创新等方面实施差异化政策安排。同时,其将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要求纳入全行风险文化与管理理念,在全面风险管理策略中完善绿色金融业务信用风险偏好及风险管理策略;在贷款“三查”、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方面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截至2022年末,苏州银行绿色贷款178.94亿元,较年初增长65.76亿元,增幅为58.11%;绿色贷款占对公贷款比重为13.11%,较2021年末提升3.19个百分点。
对于绿色债券市场,商业银行也通过发行、投资、承销的方式积极参与。
近日,有多家银行宣布将发行新一期绿色金融债券。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年内商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规模达243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8.26%。
比如,6月8日,兴业银行成功发行2023年第二期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为23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2.66%,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绿色产业项目贷款。
6月19日,光大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簿记发行2023年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200亿元,债券期限3年,票面利率为2.68%,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
天风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从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来看,绿色融资需求不断扩大,银行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务撬动更多资金投入绿色项目,在引导资金流向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推动金融科技深度融合
金融科技是银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对于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目前,银行在绿色金融的服务和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难题:一是绿色业务认定难度大,识别绿色属性要求专业度较高,绿色标准及口径较多,易出现漏认问题;二是环境效益测算难度大,环境效益测算公式复杂,要求经办人员专业度较高。
因此,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也就成为提升金融服务绿色产业覆盖面和精准度的关键路径。
那么,金融科技如何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发挥作用?一些“先行者”已经迈出实践的脚步。
例如,为了从可持续发展及全流程管理的角度提升绿色信贷管理能力,解决业务管理能力不足、绿色信贷识别不准、核查困难等问题,厦门国际银行采用金融科技手段,打造推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绿金通”将绿色经营管理理念嵌入信贷全生命周期管理,将环境风险管理纳入全行授信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管理能力,降低管理成本。
具体来看,“绿金通”在贷前增加绿色认定、环境效益测算、企业信用表现查询小工具,助力市场部门发现和掌握绿色金融业务营销机会,促使资金资源向绿色产业倾斜,提升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规模;贷中实现对接人行及银保监多套绿色标准,实现智能化绿色认定,搭建环境效益测算模型,有效解决绿色信贷认定及测算复杂、识别不准、核查困难等问题,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贷后持续监测企业环境风险,实现环境风险全流程管理,助力银行气候与环境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绿色监管报表自动化,同时发挥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推动企业微观主体改善环境风险,从而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和发展。
据悉,“绿金通”项目上线以来,已完成绿色认定超12万次,助力绿色信贷业务新增投放金额超90亿元。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厦门国际银行绿色金融余额达147.64亿元,较2022年末增幅达27.98%亿元,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引人瞩目的是,九台农商银行通过建设互联网平台向大众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探索构建了适合自身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平台,以普惠金融业务为突破口,将传统业务经过业务流程再造,逐渐迁移到线上,进而支持三农、零售、小微等各个业务板块的线上化发展。
该行推出的“农机贷”产品构建了“农村电商平台+农机设备经销商+农户+银行”的农业生产供应链金融场景,着力解决在传统农用机械销售过程中农机使用成本高、经销企业销售难、农户申请贷款手续繁琐等问题,有效促进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下沉度和渗透率,精准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有观点认为,借助金融科技,金融机构可以降低绿色业务的成本、加强绿色金融产品盈利能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从根本上解决金融机构赋能绿色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未来,随着金融科技更广泛地应用到绿色金融的不同场景和领域,银行业有望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点,跑出绿色转型“加速度”。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阅读
2023-06-29 10:26
2023-06-29 10:26
2023-06-29 10:26
2023-06-29 10:26
2023-06-29 10:26
2023-06-29 10:26
2023-06-29 10:26
2023-06-29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