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不断呼吁的种植牙价格管理,最近几天正在多个政策文件和城市试点中逐步落地。
日前,国家医保局先后下发《关于开展种植牙医疗服务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和《关于开展种植牙医疗服务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一方面决定开展种植牙医疗服务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另一方面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相关价格调查登记工作
但事实上,在价格调查发布之前,浙江宁波,慈溪,安徽蚌埠等地已经进行了小范围的种植牙谈判试点。
如安徽蚌埠种植牙全套价格降幅高达89.5%,种植牙限价收费不超过1800元/颗,创下全国种植牙官方最低价新纪录在宁波,种植牙耗材价格限定国产1000元,进口1500元,医疗机构医事服务费定为2000元,降价60%
耗材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时,医生的技术服务费是否应该降低如何评价植入物等关键耗材这些问题仍在讨论中
种植牙价格难治的原因
太平洋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2020年,国内口腔医疗服务行业规模从923亿元增长至162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2.02%,预计2030年相关产业规模将增至526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77%。
种植牙领域,据中泰证券研究测算,现阶段,在现有价格体系下,我国每万人种植牙数量约为80颗,终端市场规模约为1130亿元假设种植牙价格降低50%,整体收费降低20%,我国每万人种植牙数量将达到160颗左右,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807亿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本应在上半年由四川省医保局牵头的区域征缴被推迟「种植牙」价格管理的根本「难点」在哪里
记者经过多次深入采访,发现上述难点在于:一,种植牙领域目前是按照种植体,基态,全冠等分类收费的医院往往将耗材和医疗服务合二为一,不单独体现这也是技耗不分的原因其次,种植牙长期以来由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付费,形成了一套市场调节的价格体系,这也对相关耗材和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调整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202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民营口腔医院占全国所有口腔医院的82.65%即使纳入综合医院口腔科,据国家医保局相关课题组专家测算,私人医疗中种植牙耗材消耗超过60%
最近几年来,民营牙科市场规模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竞争非常激烈价格方面,美国种植牙的费用大概是2000 ~ 4000美元/颗,韩国是4000 ~ 5000美元/颗,中国至少是3000元以上/颗
国内种植牙的用量约有一半来自民营医院上海某公立医院口腔防治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种植牙需求主要来自中高收入群体在自费的前提下,种植体的选择很多,绝大多数患者会选择进口,主要是因为国内外种植体的质量和价格差距较大
该负责人还表示,未来种植牙耗材大幅降价后,最大的变化将是这一行动可以带动部分低收入群体种植牙需求上升,种植牙总量肯定会增加但他也表示,种植牙手术需要在无菌手术室进行,风险较大,难度相对较大因此,相关的技术服务不能减少,这对医生的积极性会是一个打击
不降价的技术服务
事实上,浙江宁波和安徽蚌埠的试点并没有对医生提出具体要求,只是笼统地表示降价不会减少技术服务。
有口腔医学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种植牙手术很大程度上依赖医生的水平,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只有几毫米虽然手术成功率很高,但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影响着种植牙的稳定性,舒适度,咀嚼效果和使用寿命
集中采购的初衷是通过让耗材价格更加透明,医生的技术服务费更加明确,将种植牙的整体收费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使其充分满足老百姓对基本口腔保健的需求中华口腔医学会民营口腔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民营口腔学会会长王玉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在试点的基础上,如何评价和调整医生的技术服务价格。
王玉明说,这个价格会涉及很多因素,包括工作时间,经验甚至种植风险此外,不同级别的医生还需要对应不同价格的技术服务技术服务的调整不能简单的一刀切,也不应该影响医生在技术上的进步和提升
为此,梁家林还建议,在公立医院技术服务价格改革过程中,编制相应的医疗服务价格指数,设置触发条件和调价系数,与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影响因素相对应。
此外,也有口腔医生对记者提出了担忧由于国产种植体的呈现效果与进口有一定差距,会导致种植体脱落,周围发炎等副作用如果退回去修,那就得不偿失了如果风险很高,我们会建议患者做‘搭桥’,以避免植入的方式
如何评价国产和进口种植体的质量为此,王玉明还告诉记者,这种植入物在上市前都经过了质量等专业评估但是,如果我们必须查看他们的真实数据,这将涉及两种植入物的科学比较研究,例如在相同的植入环境和情况下只有观察一段时间植入物的性能,才能得到相对严谨的评价
一个成熟的植入物,我们希望它已经得到市场的验证,能够长期稳定地植入人体,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0年目前韩国的种植牙市场比较成熟,种植牙厂商只有50~60家中国的种植牙市场在过去10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真正的逐渐成熟还是在最近2~3年,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沉淀和迭代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阅读
2022-08-26 15:35
2022-08-26 15:35
2022-08-26 15:35
2022-08-26 15:35
2022-08-26 15:35
2022-08-26 15:35
2022-08-26 15:35
2022-08-26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