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的通济桥
余姚新闻网讯(姚界客户端通讯员 诸焕灿 叶凯 谢建龙 黄懿)历史上,姚江是余姚的代称,如王阳明是余姚人,故具名“姚江王守仁”,“阳明学派”称为“姚江学派”。姚江流域不仅风光绝佳,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余姚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余姚的重要节点。
北宋王安石任职鄞县知县时,余姚知县正好是他的好友谢景初,谢知县常邀他到余姚,登龙泉山,饮酒、赋诗、论文。“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唤取仙人来住此,莫教辛苦上层城。”“轧轧橹声急,苍苍江日低。吾行有定止,潮汐自东西。”这是王安石写的两首《泊姚江》。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其中包括浙东运河余姚段。依据《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每年6月22日所在周为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2021年6月22日所在周是该条例出台后首个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余姚作为运河沿线城市,于6月24日举办“城水交融——余姚古城与运河文化”的直播活动,取得了较大反响。
姚江发源于四明大岚,流经上虞,至通明堰折而向东,直泻姚城。登上龙泉山,遥望姚江之水,可见江水进姚城之前,一路直泻,待江水离城东流,经郁家湾,盘曲向东。历代姚江儿女的勤奋创造了深厚的姚江文化,自宋代始,即扬名宇内,成为“文献名邦”“东南最名邑”,知名度大大提升。
现就姚江自西向东的流向,简单介绍沿江的重要景点。
姚江北岸有西石山与接待寺,地处县西一公里。江中原有落星石,阻塞航道,撞坏行舟。吴越宝正六年(931),邑人莫若鼎凿去巨石,解除了船行危险。西石山前原有接待寺,接待外地的游方和尚。清道光年间,英军沿江进入余姚,烧毁了接待寺、龙泉寺、舜江楼、岳庙。之后,接待寺募款重建。1958年,为扩建龙山剧院,拆接待寺材移用。
姚江北通西江,有仁寿桥,往北百余米又有六浦桥,汇六浦之水于此。六浦桥之东有迎恩门,俗称老西门。古时,官员来姚,分水陆两路,陆路即进老西门至县衙,故称迎恩门。江之南有仓前路,原是国家粮仓所在,近旁姚江,运输便利,临近有韩家仓前、许家仓前,建余梁公路和姚江桥时相关农户迁移。明代,这里的江面宽阔,漕运粮船往往在此卸粮转运,筑有大量粮仓以存粮食,因此得名“仓前”。渡口的繁华可想而知。清雍正年间,粮仓迁至署东(府前路),但“仓前”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姚江桥1959年7月建成通车,是解放后为配合浒溪线建设,在姚江上建造的第一座公路桥;1990年,因公路拓宽,于原石拱桥两侧增建两座水泥桥。如果只看桥面,会误认为是一座桥;如果乘坐游船经过桥下,会发现原来是三座桥。如此“三桥合一”的格局既便利了交通,又保护了老桥。
江之南原有大、小黄桥,临近东汉时的蜀郡太守黄昌宅,桥就是黄昌建的。大黄桥下原有小河,往北流过右达门,汇入姚江。黄昌宅之南是旧学宫原址。余姚最早的学宫在上寺桥、下寺桥之间,至宋元丰元年(1078),由邑人莫当出资买地,知县黄铸将学宫移建至现在的学弄。两座黄桥之间原有桃园弄,即黄昌所属的黄姓聚居之地,是现今余姚四大黄姓中最先居住在余姚的。大黄桥所在名为大黄桥路。大黄桥东侧有迎龙渡,因对面是龙泉山而得名。
原来的姚江桥
江之北,临江有龙泉山(龙、凤、龟、蛇“四灵”卫护姚城,此为龙)。龙泉山原来光秃无树,民国十七年(1928),由余姚县知事苗启平率众植树万余棵,名之为“中山纪念林”,之后连续补种,形成现在所见的满山浓绿。
龙泉寺东侧即为龙泉山弄,弄内有朱氏崇孝祠,现改为朱舜水纪念堂。对岸是史家埠头,现太平洋大酒店正门位置。往南的义井巷弄原有史氏宗祠。
接官亭在牌轩下西侧,原快船埠头的位置,是古时水路迎接官员之处,官员下船后东行几步,转齐政门即可进入县衙。接官亭原有四先贤故里碑,为纪念余姚先贤中最为著名的四位精英——汉代高士严子陵、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中日文化交流先驱朱舜水、明末清初学术大师黄梨洲。清乾隆十九年(1754)春,知县李化楠发起,始立严子陵、王阳明两碑于接官亭处。后因风化,清道光十二年(1832)闰九月重立王阳明故里碑,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四月重建严子陵故里碑,同时增加朱舜水故里碑和黄梨洲故里碑,并迁移至县衙内的荷花池前,碑上各覆盖石亭,碑有名,亭有额,亭柱有楹联。解放后,四碑亭被迁移至龙泉山南麓,现龙山剧院的位置。1958年,为扩建龙山剧院,四碑亭被迁移至山腰南坡。
牌轩下地处龙泉山东麓,鹅行街与逊埭路交汇处,原称邓家巷口,为毛氏世居。接官亭东侧,面对姚江,原有一座壮观的“世显”牌轩,是南宋丞相史弥远为大理寺正卿毛遇顺建的,“世显”两字由史弥远所书,大约1930年拆毁,留下了“牌轩下”这一地名,沿用至今。
新建桥地处虞宦街南端。1929年4月18日,虞宦街发生火灾,烧毁房屋百余间;火灾后即时募集资金,重建街区,因余姚为新建伯王阳明的故里,特改街名为新建路。1970年,于新建路口建造双曲拱桥,初名红卫桥;1981年,改称新建桥;1999年,于原址重建钢筋混凝土组合式板梁桥。
齐政门在舜江楼西侧,往北正对县衙正门,是北城的南门原址。从南而来者过通济桥,向西转弯走过“狗头颈”(舜江楼至齐政门的一段路,路狭店多,人多,拥挤,遂称为“狗头颈”)。北宋庆历年间,知县谢景初始建木桥,取名德惠桥,元代改建石桥,改名通济桥,之后多次毁坏、修整。远望此桥,宛然“长虹中跨,体势腾辉”,可见此桥之高大。桥顶朝西栏板刻“通济桥”三字,朝东栏板刻“浙东第一桥”五字。“第一桥”等字样,现因风化而不存。桥东西两侧刻有对联,朝东联是“千里遥吞沧海月,万年独砥大江流”,朝西联是“一曲蕙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跨越通济桥,往北沿石级而下,迎面是一座高耸的城楼,飞檐翘角,古朴庄重。这就是舜江楼,俗称鼓楼。
为开发姚江北岸商贸经济,1930年拆除北城东起和鸣桥、西至牌轩下的一段滨江城墙,在城墙原基之上建造商业用房,开辟成沿江街道,并特别保留舜江楼,作为景点。为了预防火灾,鼓楼顶特加建一座小角楼,四面敞开,中间悬挂大铜钟,每天有人值班,瞭望姚城四周火情,一旦发现,即时撞响铜钟,既告诉居民,又通知义务救火队员到救火会集合。当时,姚城内有鼓楼东侧、通济桥南侧、桐江桥东侧三处救火会,救火设备比较齐全。
江北古城墙始筑于东汉建安五年(200),时为余姚长的朱然初建北城,同时兴建县衙。元至正十九年(1359)秋,方国珍占据浙东,认为余姚为吴越要冲,宜宿重兵镇守,遂扩建北城,围入龙泉山,开陆门,东通德门(清乾隆年间改称澄清门),西龙泉门(清乾隆年间改称迎恩门),南齐政门,北武胜门、后清门(清乾隆年间改称候青门),还有水陆门——东水阊、西水阊、升龙门(俗称小南门)。至此,余姚成为防守稳固的浙东重镇。1930年,和鸣桥至牌轩下段拆除,建商业用房,因临近县府门前,遂称为“府前路”。此地历来是余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江之南有巍星路,原是巍星桥江,东为紫行弄,西为巍星桥路,1986年扩路时取名巍星路。巍星路北端西侧,原有纪念姜荣之妾窦妙善的贞烈祠,再往西是徐氏宗祠。1984年,念慈桥建成,沟通巍星路与北城三官堂路。此地原有三官堂,民国时期拆毁城墙时,三官堂同时被毁掉,仅留下路名。
明嘉靖年间,倭寇自甬江入,后泛舟姚江,沿江烧掠,一直抢劫到上虞、绍兴为止,姚江两岸百姓深受其害。每次发出寇警,城外百姓避入城,至江北城池不能容纳。倭寇登岸,江南即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到了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退居在家的大学士吕本见此情景,向朝廷上奏,阐明利害,奏请增筑江南新城。嘉靖皇帝当即批准增筑余姚江南城池的奏疏,经由时任首辅大学士的徐阶批转,交由浙江总督胡宗宪典领其事。增建后的江南新城开辟四门(北固、东泰、南明、西成),上建敌楼,又设小陆门两处——恩波门、流泽门(清乾隆年间改称东旱门、西旱门),以方便交通,还有水门两处——左通门、右达门。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于城之东南增开水门,名为巽水门,引九曲之水至学宫前泮池。后又于大黄桥之西增开小黄桥水门,于南明门之西增开南水门,以通水流人行。南城的北固门与北城的舜江楼相对,通济桥横贯其中,南北两城相通。正如古人所言:“城形双璧合,桥势断虹浮。”江南新城筑成后,成了浙东坚固的屏障。
东旱门路,即原恩波门的位置。江南有邹一本之母,居家临江,新城筑就,给邹母用水带来不便。至明隆庆元年(1567),邹一本中进士,即向皇上奏疏,称由于城墙的构筑,给他母亲用水带来不便,需往东出东泰门,再往北,才能用到姚江水,请求增开城门。皇帝命余姚知县调查核实,特予增开小陆门,取名恩波门,民间称为东旱门。2000年,在东旱门旧址兴建念德桥,与江北相通。由东旱门路往东280米即东泰门城墙遗址。
江之北有酱园街。余姚盛产海盐,是制作酱油的主要原料。自明代开始,有汪姓富户选址于和鸣桥之东,建汪记酱货作坊;到了清乾隆元年(1736),扩大经营,发展成致和酱园(园名出自《论语》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产品以酱油为主,兼制腐乳等。清嘉庆四年(1799),有人在致和酱园西首开设鼎和酱园;不久,又有人在鼎和酱园之西开设具美酱园。三家酱园占据了近半条街,遂称之为“酱园街”,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酱园街有姚江驿,明清时期专门接待途经余姚的官员、传递军事情报,相当于现代的政府招待所。姚江驿之邻有重要渡口“杯渡”,旁有杯渡庵,对面的江南岸有东岳庙。
姚江北岸有适夷亭,现舜江名苑北侧高阶沿路,原有楼适夷故居。1999年,楼适夷故居被拆毁。2010年6月30日,为纪念楼适夷,特于念德桥旁边的滨江公园建造适夷亭。
民国二十五年第一次标准测绘的双城图
姚江原为潮汐江,旱季咸潮可通上虞的通明堰,沿岸土地盐碱化,蟹类泛滥,雨季容易出现洪涝灾害,不利于农业生产。1964年10月建成的姚江节制闸阻止了咸潮倒灌姚城及以西河流。
春末夏初的晚上,骤热欲雨之时,登玉皇山观望,可见“神灯”,自燃上升,如神仙升天。群众不知因由,称之为“鬼火”。但是,“鬼火”的出现是磷造成的,只在地面平移,不会上升。“姚江神灯”和“庐山神灯”一样,是少量镭元素从地缝中泄漏出来,遇空气自燃上升形成的奇特现象,近来已较少出现。
候青江是姚城的北护城河,贯通东江、中江、西江,汇聚了姚北货物及旅人的运输。值得一提的是东江,直通上林湖,又叫运瓷专线,上林湖烧制的瓷器就是通过它运到姚城的,向西进贡,向东贸易。
姚江之水流至此,前面是竹山江交汇口,近旁有蛇山与龟山,为开拓河道,已凿掉了龟山的一足。卫护姚城的四山,龙凤两山在城内,龟蛇两山在城东,四山护双城,天下罕见。
竹山江通最良江。最良江上有最良桥。北宋方腊起义时,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所以,该桥当时被称为战场桥。最良江汇聚从四明山来的水,保护城池不被淹,也带来山区的物资,原多有曲折,后因杭甬运河建设,截弯直取,重新疏通,使河道宽阔平直,现成为杭甬运河的主航道。
余姚确实是个好地方,南有四明山,北有碧水长流的姚江,自秦始皇三十七年建县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霜雨雪,创造了辉煌的姚江文化。姚江是余姚走向世界的出发之地,也是四方来客观光余姚的聚集之所。
(图片均为资料图,由作者提供)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阅读
2021-08-09 10:36
2021-08-09 10:36
2021-08-09 10:36
2021-08-09 10:36
2021-08-09 10:36
2021-08-09 10:36
2021-08-09 10:36
2021-08-09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