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1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消费

星河动力,抢占“民营火箭一哥”

来源:证券之星
时间: 2023-09-25 19:01
阅读量:4225       

文丨胡雷出品丨牛刀财经

近日,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实现了我国民营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宣告民营航天再次取得了新突破。

星河动力在国内的商业航天领域处于领先,2020年11月初,星河动力自主研制的 “谷神星一号简阳号” 商业运载火箭首发成功,成为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河动力)航天事业的里程碑事件。

“谷神星一号”也是我国诞生的第二枚成功将卫星送入轨道的民营火箭。

商用火箭一号位、二号位的诞生,也意味着在“国家队”让火箭升天之外,还有另一种可能。

前后两次事件,均引发网友热议,称“中国版的马斯克”即将出现。不过,对此星河动力CEO刘百奇却十分谦虚的说:“不要着急着当马斯克”。

实际上,刘百奇所言不虚。

时钟拨回至2016年4月,马斯克创办的SpaceX公司,将猎鹰9号火箭发射进入太空后,火箭一级助推器成功降落在大西洋,并“成功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火箭软着陆”。而彼时,我国对于民营航天行业的支持政策,才处于破冰阶段,显然比海外慢了一拍。

2015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联合印发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至此,民营火箭、卫星事业的发展可谓名正言顺,正式进入发展轨道,2015年也被业界视为中国民营航天元年。只是,近10年过去,虽然已有民营火箭升天,但是我国民营航天事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也将任重而道远。

1、从“人迹罕至”到风口正盛

在国家政策的东风之下,我国民航天事业也开始扬帆起航,并突飞猛进。行业的市场容量也随之激增,万亿级别的市场规模也有一触即发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5-2019年我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由3764亿元上升至8362亿元,CAGR为22.1%。预计2020-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规模CAGR将达到23.5%,至2024年市场规模或突破2.4万亿元。

2018年成立的星河动力,是我国最早一批的民营航天企业之一,可谓生于商业航天行业的黄金期。不过,在星河动力首次成功发射商业运载火箭前,已有公司捷足先登。

此前的2019年7月25日,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双曲线一号遥一(SQX-1 Y1)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按飞行时序将2颗卫星及多个有效载荷精确送入预定300公里圆轨道。据星际荣耀方面介绍,这是中国民营商业航天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并高精度入轨和首次一箭多星发射入轨。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距离星际荣耀的成立时间2016年10月,不足4年时间。而且,时至2023年,民营航天赛道已进入高速增长期,随着入局玩家的数量激增,该赛道也从昔日的“人迹罕至”,逐渐变得拥挤。

据统计,截至2022年,国内已注册并有效经营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达到433家,分布在北京、广东、陕西、江苏、上海等省/直辖市。其中35%的商业航天企业集中在北京。有分析指出,这或许与国内航天院所和高校分布有关。

数据表明,我国民营航天事业正在高速发展。例如,我国涉及固体推进系统的火箭发射次数及固体推进系统的发射占比,都在逐年大幅增长,就是行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力印证。

2、资本为商用火箭插上“双翼”

众所周知,民营运载火箭的研发,是一个十分“烧钱”的大工程。星河动力之所以跑得更快,也得益于其在创业之初,便获得了一些资本的注意。

例如,2019年10月,星河动力便完成1.5亿元Pre-A轮融资,由普华资本、华强资本领投。次年9月,星河动力又接连完成2亿元A轮融资,由上一轮参与投资的华强资本领投。

对于华强资本连续注资星河动力,外界也十分好奇其投资逻辑。面对媒体,华强资本表示,一方面是因为民营航天事业处于高速上升期,市场容量、空间极富想象力。另一方面,“造火箭”是一个门槛较高、参与者较少的赛道。

也就是说,该赛道是一个目前行业竞争较小、行业壁垒相对较高的赛道,而以星河动力为代表、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在这个入局门槛更高的赛道,更有胜出的可能。

除此以外,按照创投行业的惯例,投资者投资一个创业项目不仅要看赛道、更会看选手。而以星河动力创始人刘百奇为代表的创业团队,也是星河动力获得数轮资本加持的重要筹码。

据了解,刘百奇博士是火箭总体技术专家,具有十余年航空航天领域从业经验,曾先后就职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军科委创新特区,作为火箭总体技术专家,组织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预研项目、多项航天领域发展战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由此可见,星河动力让民营运载火箭成功升天,除了资本助力外,其技术智囊团也是关键因子。而在资本的助推之下,星河动力也逐渐具备了多项创新优势。例如,此前星河动力发射的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就开展了多项创新。

一是星河动力自主研制了低室压、高比冲、高装填比的姿轨控动力系统,实现了减重增效。与此同时,星河动力创新采用了面向低燃料消耗的火箭滚动通道简约控制技术,实现了运载效率的大幅提升,因此也在业界形成了首屈一指的行业竞争力。

二是星河动力的垂直自瞄准、矢量固体推力控制等技术,也是首次在民营商业运载火箭上应用。同时基于三维实体建模和参数正交化的火箭模态精确预示方法,星河动力也将发射精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在此基础上,2023年9月星河动力完成海上发射,也验证了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在海上热发射的安全性技术以及广泛的平台适应性。据称,这些突破都将为后续商业卫星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发射服务。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商业火箭的研发,正在借助资本的力量插上腾飞的双翼。

3、未来可期,但挑战仍在

当星河动力等民营企业的火箭,被贴上了“民营”、“商用”等标签后,就注定需要与“商业化”、市场应用挂钩。因此,如何将商用火箭的研发与制造,由实验室走向工厂生产线,由试生产转向批量生产,也注定不会是一片坦途。

正如星河动力创始人刘百奇所言:首飞任务并不能阻碍行业进步的步伐,量产交付,才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标志。

星河动力显然同样无法免俗。可以预见的是,尽管星河动力早年踏入民营运载火箭赛道时,如入无人之境。但是在这个竞争壁垒相对较高的赛道,却是高手过招,其面临的竞争与挑战,依然肉眼可见。

首先,火箭核心技术方面的挑战将长期存在。

在技术方面,商业火箭的推进剂路线主要为甲烷、煤油和固体燃料,而目前主流依然是固体燃料为主。不过,业内的共识是,液体燃料才是未来。

只是,目前液体燃料推进剂相关的技术却并不成熟,因此多数商业火箭公司都有明确的液体火箭型号计划,以拉升公司的业务与估值。而并不确定的研发进度,却同时拉长了这些企业实现正向盈利的发展周期,可谓风险与机遇并存。

其二,商业火箭公司全部自研的挑战巨大,业务外包却是一把双刃剑。

据观察,火箭的研发制造周期,也将决定民营商业火箭公司未来的存亡与市场竞争力。而目前的客观事实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其主要工作只能由特定资质的企业从事。这也意味着,商业火箭公司必然采用外采/外包方式,至少是部分外包。

但是,对比其他行业的发展,外包模式虽然可以缩短研发周期,但是同时也会让民营火箭公司未来的发展,受制于人,同样充满不确定性。

再次,商业火箭公司未来的市场化与商业化挑战,也不言而喻。如前文所述,年均不及百次的发射频率,恐怕难以支撑起万亿大市场。与此同时,基于火箭发射的商业需求、场景、以及消费者的市场认知并不全面,也将阻碍商业火箭未来的市场应用及商业化实践。

最后,民营行业赛道已不是过去那种冷门赛道,未来竞争也将变得激烈。无论是行业玩家谁能帅先升天、提前量产,还是谁能实现商业化应用,带来商业化效益,都将决定行业格局。

例如,从融资和估值来看,近年涌现出一批以蓝箭航天、零壹空间、星际荣耀为代表的年轻企业,在竞争实力方面,也与星河动力也几乎在同一梯队,未来的市场角逐,星河动力不会孤独。

4、一场未完待续的战役

而据媒体前不久报道,中国民营火箭相继实现了多个首次。如首次全箭飞行、首次入轨发射成功、首次将商业组网卫星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首次实现一箭多星发射、首次实现连续发射成功……这些中国民营火箭的第一次突破,都预示着民营商业航天正在加速“飞”向宇宙。

在民营航天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之时,头部企业必然会加速行业布局,并筑高企行业壁垒。与此同时,也将让行业上下游的资源变得稀缺而紧张,又一场硝烟战火也将再次打响。

不过,民营航天企业星河动力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夏东坤对此却充满信心。夏东坤表示:未来十年之内载人航天旅游就会成为很成熟的行业,二十年之内人类就可以开采月球的资源,大型的民用太空设施十到十五年就会成熟。

只是,在目前市场尚且处于初级阶段时,行业的发展是否真如其所言,并快速进入增长期甚至爆发期,尚未可知。可喜的是,这些航天企业在选址方面正在形成“扎堆”之势,产业规模效应也逐渐呈现。

据媒体报道,仅在北京亦庄,就已聚集40余家航天企业,基本覆盖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卫星应用、型号配套、地面设备、技术应用等领域,落地的民营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就占全国70%以上,并取得商业航天领域的多个“第一”。

不过,在众多创业者积极参与商业火箭的研发与制造、市场推广之时,谁会成为中国的“马斯克”,也将悬而未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商业火箭相对复杂的行业环境、市场环境下,资本不是民营运载火箭成功量产、批量“升天”的唯一解。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推荐阅读

 南财理财通、21世纪经济报道黄桂煊广州报道 据南财理财通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9月24日,今年来全市场已发行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21,051只。 从风险等级

2023-09-25 19:01

 国内首个潮玩IP主题乐园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即将在9月26日开园,乐园在北京朝阳公园内,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前探园时发现,乐园内并无大

2023-09-25 19:01

 ,在今日的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后,官方悄然公布了华为Mate60RS非凡大师版手机,售价11999元起。IT之家已经抢先拿到这款手机新品,为大家带来首发开箱

2023-09-25 19:01

 ,近日,RobertsDonaldJeffrey减持长实集团15.7万股,每股作价40.4629港元,总金额约为635.27万港元。减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1.0

2023-09-25 19:01

 金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金融知识宣传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生动体现,中国光大银行昆明分行强化政治担当,聚焦金融消费者急难愁盼的问题,将金

2023-09-25 19:01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构建安全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众安保险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网信办等机构的号召,围绕“汇聚金融

2023-09-25 19:01

 ,万代南梦宫在2023TGS活动中宣布,免费游戏《蓝色协议》将于今年冬季在日本推出,登陆PS5、XboxSeries平台,支持跨平台游戏和交叉保存。 IT之家

2023-09-25 19:01

 随着手机应用体积越来越大,拍摄照片视频越来越多,手机的存储空间也越来越捉襟见肘。现在Android/tar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

2023-09-25 19:01

金融之家
关注我们
foot01
foot02
ewm
foot03
foota footb footc footd foote foo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