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如仔 程诚 摄
年过八旬的老党员巫如仔一头白发,穿着白色的T恤,起身时还要慢慢靠支撑,但一谈到参加革命及战火纷飞的年代时,他眼里立即迸发出神采,说话间还不时带上动作。
特别是在敬军礼时,巫如仔身体笔直,手势标准有力,虽然脱下军装已经几十年,但军人的烙印却深深地刻在他的心中。
巫如仔13岁时,便随着同村人一起加入粤赣湘边纵队,参加革命活动,曾在大岭山、怀德、莲花山一带作战。
巫如仔回忆说,那个时候条件非常困难,行军靠两条腿,有时走山路走几十公里。尤其是有战斗任务或转移时,一走走到晚上,甚至走到天亮,睡也是睡在山头。“但我们信心从来没动摇过,大家都有一股子精气神,就是不计生死、同甘共苦。”
有一次,巫如仔和战友与敌人突然相遇。“敌人人数比我们多,武器比我们好,但我们一点都不怕。”巫如仔边挥手边回忆那场战斗,战斗非常激烈,子弹嗖嗖地从头顶及身旁飞过,不时有战友受伤,但敌人一直无法击破我们的阵地。战斗从上午8点一直打到下午5点,最终把敌人击退。
新中国成立后,巫如仔返回家乡参加建设。1955年,我国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听到消息后,我立即报名应征。”于是,刚放下钢枪没几年的巫如仔再次手握钢枪保家卫国。
“我应征入伍的时间是1955年。”尽管过去了60多年,但巫如仔依然清晰地记得入伍时间。入伍后,巫如仔被分配在惠阳军分区,成为边防部队的一名战士,为祖国戍守海上边防。“我们部队当时驻扎在海边,条件比较艰苦,一直到退伍,我们都没有固定的营房。但是作为军人就要服从命令,听党指挥,党指到哪,我们就打哪。”
时至今日,巫如仔还完好保存着他的退伍证。随着时间的侵蚀,退伍证显得有些陈旧,内页纸张已经泛黄。
因为年过八旬,巫如仔行动不太利索,坐着起身时还先要靠支撑。南五社区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虽然行动不便,但巫如仔每次都坚持按时交党费。
有工作人员劝说:“您年纪这么大了,党费由你亲属代交就行了。”巫如仔回答说,“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现在个个生活条件改善了,按时缴纳党费是我们党员应尽的义务。”
文字:程诚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